喪親兒童遊戲治療的療效因子-1

喪親對於一個兒童而言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失去了一位照料生活的人,失去了一位願意付出心力來照顧自己的人,這些對於沒有失去家人的人而言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我想起我的大伯過世前,他的那一對國小子女在醫院照料他時,是多麼的用心、當大伯對於生命失去信心時,孩子都會鼓勵他、當大伯在與死神奮鬥時,孩子會打大伯避免他一睡不醒,這個過程對於我們成人而言,有時候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要怎麼做,當我回過頭想想,他們已經沒有母親了,也不期待怎麼照顧自己的人也離開,或許這就是他們對於大伯愛的表現,還記得我曾經到他們做客,也和這兩位孩子聊天,他們和我分享許多與大伯的回憶,告訴我很多大伯喜歡的東西等等,當下聽著心裡會覺得他們真的辛苦了,這也讓我開始對於悲傷輔導有興趣,也開始嘗試更加理解悲傷輔導。

兒童是否有哀傷能力,這一直以來都有所爭論,從我分享的故事裡,其實可以看得出兒童其實是有哀傷能力的,Worden2009)也認為兒童是會哀傷的,而我們需要的是找到適合兒童將哀傷情緒表達出來的模式,而非使用成人的哀傷模式,Worden也認為孩子的哀傷的關鍵元素是對於喪親後的分離情緒反應,而這些情緒反應在兒童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其實都可以看到,例如StambrookParker將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分為四個發展階段(黃雅琪,2004):

1.     三歲以下的兒童:六個月大的嬰兒在進行躲貓貓遊戲時就已經對於死亡有先備的概念,而在嬰兒,兒童會開始產生分離焦慮,這也是最早瞭解死亡的時期,因此對三歲以下的兒童而言,死亡是已經具備初步的概念與知覺。

2.     三歲至五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會認為是暫時的、不可逆的和部分功能喪失的,而他們對於死亡的普遍性、終止性及無機能性是無法理解的,例如:當有人過世時,孩子會詢問他人這個去哪裡了,什麼時候會回來等等,他們會認為死亡是一種分離或離開,可以透過某種方法復活;或是將死亡視為一種在世的延續,雖然身體無法移動,但是對外界還是會用感覺。

3.     六歲至九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將死亡擬人化,而大部分研究支持這個階段的兒童相信死亡將終止一切,但自己可以倖免,只要聰明一些或是運氣好點就可以逃過一劫。

4.     九歲以上:大部分研究發現此階段的兒童瞭解死亡的終止性和普遍性,到了十一歲左右,就能完整理解死亡就是身體機能完全消失,是嚴重疾病或受傷造成,而非做錯什麼事情,而這個這個階段的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已經與成人相當,複雜度也與成人接近,也漸漸可以接受所有的生命終將死亡,無人可倖免。

以及孩子遇到死亡議題時的反應又是什麼?VITAS® Healthcare2020)將死亡兒童對於死亡的反應進行了整理:

1.     兩歲以下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因為逝者的離去而感到焦慮並試圖去尋找逝者,這個階段的兒童常見的情緒和反應包括易怒、掙扎反抗、經常哭泣、睡眠和飲食習慣改變、活動量減少和體重變輕。

2.     兩歲至四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會比較傾向在重視現在(present-oriented),因此他們會出現短暫且可能是否強烈的哀傷反應,因為這個階段的兒童正在學習信任和基本的依附,因此當家長在生命中過世時,他們會對於分離或是遺棄的改變,而出現強烈的焦慮感,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常出現的情緒和反應包括了困惑、做噩夢、煩躁不安,會黏著大人不放、尿床、吸允大拇指等等,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轉移自己對於父母離去的難過情緒。

3.     四歲至七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與前個階段的兒童一樣,會嘗試去尋找逝者,並詢問他們去哪裡了,而這個階段的兒童通常會透過玩耍來表達自己的哀傷感覺;但有時候這個階段兒童看起來似乎不受死亡影響,但是這並不表示兒童已經接受死亡了,而這可以意味著他們尚未有能力認知到死亡帶來的痛苦,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常出現的情緒和反應包括了憤怒、傷心、困惑和吃不下或睡不著。

4.     七歲至十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會去關心他人對於死亡的反應,而他們會變得更加關注其他的人而不是自己,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其他親人會因此死亡,而這個階段的兒童可能會表達出傷心和生氣的情緒或是無法專心上課等等,雖然這個階段的兒童仍然在語言表達上有些困難,而會透過戰爭遊戲或是其他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哀傷情緒,例如他們可能會扮演死者的角色或習慣性動作等等,藉此來維繫與逝者的關係,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常出現的情緒與反應包括了震驚、否認、沮喪、改變飲食和睡眠模式、退化至較早的發展階段。

5.     十歲至十二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正處於青春前期,為了避免自己顯得與其他同儕不同,他們多數會選擇掩蓋自己的哀傷情緒,甚至可能會表現出疏離或漠不關心的態度,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常出現的情緒或反應包括了大怒、霸凌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哀傷情緒,也可能會抱怨自己不舒服、喜怒無常、改變睡眠與飲食習慣、無心課業、或是與同儕疏離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我的台湾学历是否受马来西亚政府承认?

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教師的福利制度之初探-1

🎉🎉🎉卫生部宣布承认台湾7牙医系学位🎉🎉🎉